2020年3月16日,驻拉合尔总领事龙定斌再次在巴基斯坦《国民报》发表题为《疫情中的中巴经济走廊继续推进》的署名文章,就中巴两国关系及疫情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发表看法,全文如下:
中巴两国是久经考验的好朋友。巴基斯坦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穆斯林国家。中巴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,也是不同社会制度、不同历史文化的国家间关系的杰出典范。自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以来,中巴关系已提升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无论国际风云、地区形势及两国国内情况如何变幻,中巴两国始终相互信任、相互支持,传统友谊历久弥坚。
中巴两国是患难与共的好兄弟。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,巴基斯坦为中国提供了巨大帮助,发挥了积极作用。巴政府在全国范围调集医疗物资支援中国,布兹达尔首席部长、雅思敏部长致函我馆表达支持,我们对此心怀感激之情。中方也通过各种方式为巴基斯坦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1000余名在湖北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均得到悉心照顾。3月9日,中方提供的12000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及70多吨灭蝗物资运抵巴基斯坦。目前,中国国内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,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、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,相信巴基斯坦也能控制疫情,渡过难关。
中巴两国是并肩发展的好伙伴。近年来,两国经贸领域合作不断深化,中国连续5年成为巴最大贸易伙伴,连续6年成为巴最大投资来源国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所体现的开放包容、合作共赢的理念,符合中巴共同利益,是促进地区发展繁荣的正确答案。走廊建设顺民意、得民心、惠民生,得到中巴两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衷心拥护。中巴经济走廊建设5年多来已取得丰硕成果,16个项目已经完工,16个项目在建,总投资253亿美元。在能源领域已有9个项目商业运行,总装机容量532万千瓦,投资累计81.75亿美元。巴2018-19财年走廊项目实际发电量为177.28亿千万时,占巴基斯坦国家电网总发电量的14.5%。同时走廊项目已为巴基斯坦人民创造了超过7.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,2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,使巴人均收入增长23%。100多家巴中小企业参与到走廊建设中,提供就业岗位数十万。据巴政府预计,走廊在2015至2030年间共将累计为巴创造230万个就业岗位,并拉动年均经济增速提升2%至2.5%。
驻拉合尔总领馆领区所辖旁遮普省作为巴人口、经济大省,地位举足轻重,目前在旁省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已有包括萨西瓦尔燃煤电厂、巴哈瓦尔普尔光伏电站、卡拉奇-拉合尔高速公路(苏库尔-木尔坦段)在内的多个大型能源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,已为旁省一亿多百姓带来便捷交通和充足电力供应。截至2020年2月底,萨希瓦尔煤电厂于2017年建成后累计发电234亿千瓦时,满足1000万人用电需求,解决了巴四分之一的用电缺口。巴哈瓦尔普尔光伏电站一期工程30万千瓦已于2016年建成投产,迄今已累计发电18.8亿千瓦时。2019年10月建成通车的卡拉奇-拉合尔高速公路(苏库尔-木尔坦段)将拉合尔至木尔坦公路交通缩短近2个小时,为当地创造约23000个就业岗位,培养了2300余名工程管理技术人员和4500余名设备操作人员。为沿线村落修建学校9所、便民道路79.6公里、桥梁20座、水井54口、水渠 300 余条,组织医疗队进村义诊3900余人次,发放药品3200多盒。
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驻拉合尔总领事馆与领区内走廊项目,特别是在建的拉合尔“橙线”轨道交通项目、默蒂亚里-拉合尔±660千伏高压直流输变电项目以及M3工业园入驻企业保持密切沟通。目前“橙线”项目于2月25日签订运维合同,已于近日成功进行列车高速试运行,有望于6月正式开通运营。默-拉直流输变电项目已开始架线,整体工程完成80%,有望于今年6月底前竣工。M3工业园已签约21家企业,园区内中方企业坚持生产,在防控疫情同时做好企业经营工作。
目前,中国境内疫情尚未结束,巴基斯坦连日出现确诊病例,两国人员往来受到一定限制,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或多或少造成影响,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,中巴经济走廊总体仍按计划推进建设。我相信,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乃至结束,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重大先行项目,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进入充实、拓展新阶段,产业园区、社会民生及农业合作成为新的合作重点。今后中方将继续推动阿拉玛˙伊克巴尔工业园及ML-1铁路干线改造等大型项目建设,排除一切干扰,保持高质量发展势头,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。中巴经济走廊持续推进,将进一步提升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水平,使双边全方位合作取得更大发展。